莱阳聚焦:莱绢那些年的话剧艺术 文/周林坦 日前,几位多年未曾碰面的老友邀我写一下曾经辉煌的莱绢话剧。不禁勾起了我对陈年往事的回忆,影象的大幕瞬间拉开,情感的思绪也随着往事那一幕幕的回忆喷涌而出,突然间感应眼角湿润了——我们没有忘记历史,历史也同样留下了我们的印记。
我作为莱绢大型话剧全历程的到场者,以为有一种责任驱动,应该把莱绢人曾经为此支付的心血,曾经取得的文化成就和对社会的孝敬,用笔墨把她留住。特招生的文艺之旅 1971年冬天,因我拉京胡和二胡在文登县城小有名气,而作为有文艺特长的高中应届结业生,有幸从文登二中被“特招”进入莱绢的,其时卖力到学校招工的是厂工会的刘明伦师傅。同批被“特招”入莱绢的共18人,其中有文登的姜建华、孙桂模(篮球特长),隋云雪、于正平(文艺特长);荣成的陈少林、姜孔珊(篮球特长),于正建、张玉芹、毕建忠(文艺特长);莱阳的薛立村、薛全民、高慎民、张明斋、侯世龙(文艺特长),吕世全(篮球特长),李全国(排球特长);另有掖县的郑维智、赵君英(文艺特长)。
我们这些人的进厂,增加了莱绢文艺、体育方面的气力。入厂后,我被分配到机修车间。从学徒工干起,2年铇床,师傅是姜凤君;11年万能铣床,师傅是刘纯良。
我还带过鞠家福、初树臣两个徒弟,包罗厥后从莱芜调来的刘玉生师傅(刘师傅调回来后,我去的工会),我们几小我私家一直都相处得很是融洽。这十三年间,我多次到场车间和厂工会组织的文艺运动。1984年调入厂工会,主要卖力全厂的文体事情,直到1995年调离莱绢,前后在莱绢事情了24年。
(作者在演出中) 从17岁懵懂青年入厂,到“不惑”之年脱离,应该说,我能蹦能踢的人生历程,最精彩的年华都留在了莱绢。作为当年的“特招”生,我一直以为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体现自己的价值。因此,这二十多年间,除了干好本职事情外,还全身心地投入到厂里文化运动中去。我险些到场了莱绢所有的文体运动,1984年前是努力的到场者,1984年后是重要的组织者。
(作者在厂运会上指挥军乐队) 我履历了莱绢在“文革”后期至80年月初期,在谁人文化生活贫乏的年月,莱绢特有的文艺宣传形式。到场了革新开放时期的莱绢文化运动,感受了莱绢话剧艺术对当地的社会影响力,到场并组建了莱阳第一支职工军乐队,见证了莱绢群众文化运动的巅峰时期。在此期间,经常性地组织并直接到场大型体育运动会和大型综合文艺演出运动,领导莱绢艺术团队,到场了莱绢内部的厂运动会及“七一”、“国庆”、“元旦”演出运动;到场了莱阳“撤县建市”(1987年2月20日,莱阳撤县建市庆典仪式上,我曾现场指挥由莱绢军乐队和莱阳柴油机厂军乐队组成的仪仗队,现场演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梨花节”等大型运动;到场了市、县和省市丝绸系统组织的种种文艺汇演、调演……在每次运动中,莱绢艺术团均获得了好结果,曾多次获得“优秀企业艺术团奖”,为莱绢争得了荣誉,提高了莱绢的声誉。
(烟台市优秀企业艺术团奖锦旗) 在整个历程中,最令人影象深刻的是莱绢的话剧艺术。虽然已经由去了许多年,时至今日,通常回忆起在莱绢排演话剧的历程,总还是有几分心潮汹涌,更无时不萦绕着对莱绢深深的眷恋。莱绢话剧年谱 莱绢的辉煌,包罗了莱绢群众文化运动成就的辉煌。
莱绢开始排演大型话剧,始于1978年冬天。为到场年底举行的莱阳县职工业余文艺汇演,由朱彩云老师提议,厂向导和工会同意,开始组织排演话剧《于无声处》。其时,正在莱阳出差的珠江影戏制片厂导演吕文等人获悉后,不敢相信,一个工厂的业余文艺宣传队,有能力排演分量这么重的话剧作品。
出于文化事情者的责任和对下层文化的好奇心,吕文导演在时任县文化馆馆长贾殿彬和文化局创作员高小华的陪同下,来绢纺厂一看究竟。当他看了排演情况,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演员素质和排演水平,令吕文导演很是受惊,他自告奋勇地到场了此剧的后期排演指导事情,对我们演出水平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该剧首演即引起了惊动,厥后的演进场场观众爆满,获得了多项荣誉。莱阳县还特邀剧组给全县三级干部集会作专场演出。今后,又为烟台、莱阳当地的厂矿企业、队伍、学校等先后演出二十多场。今后以后,每年莱绢都要排演一台大型话剧,话剧成为莱绢一张靓丽的手刺。
(导演在给作者说戏) 莱绢话剧艺术共履历了七年,历年出演的剧目是: 1、1978年冬《于无声处》 导演:朱彩云、吕文(珠影); 剧务:林则刚、薛全民。演员表:田宝生 饰演欧阳平 葛 青 饰演何芸 栾国华 饰演作甚 朱彩云 饰演梅林 毕建黎 饰演何是非邹爱萍 饰演刘秀英 2、1979年春《禁绝出生的人》 导演:朱彩云; 导演助理:栾国华; 音响:田宝生、朱德云; 灯光:谭维华; 服装:于道宏; 舞美:李世茂。
演员表:栾国华 饰演扎西 邹爱萍 饰演央金•尼玛(大) 孙星华 饰演达娃(大) 朱彩云 饰演索朗珠玛 林则刚 饰演朗色活佛 田宝生 饰演强巴 梁卫星 饰演铁匠格桑 曲 萍 饰演曲珍 徐明光 饰演平措 杜建丽 饰演尼玛(小)李 丽 饰演达娃(小) 周林坦 饰演管家 群众演员有:于仁君、王述德、薛全民、张力、李世茂、陈玲、位素珍、栾风伦等。3、1980年冬《报春花》 导演:朱彩云; 客座导演:房超狄; 音响效果:朱德云、林则刚; 舞美设计:李世茂;剧务:薛全民、于道宏。演员表: 孙军峰 饰演李建厂长 邹爱萍 饰演吴书记 栾国华 饰演吴晓峰(吴书记之子) 孙星华 饰演挡车女工白洁 葛 青 饰演厂长女儿兰兰 高 宾 饰演魏大姐 周林坦 饰演供销员由贵 徐明光 饰演技术员韩卫东 杜建丽 饰演女工刘小英。
4、1981年冬《不是没有爱的》 导演:朱彩云; 音响、灯光:朱德云、田宝生、于道宏; 舞美:李世茂;剧务:薛全民、舒开一。主要演员:栾国华、田宝生、毕建黎、孙星华、强静、郝建祝、尹汉平、张力、周林坦。5、1982年冬《真情冒充》 导演:朱彩云; 音响效果:朱德云、张力; 舞美:李世茂、王勇。
演员表: 尹汉平 饰演方方、莹莹, 田宝生 饰演于刚 杨海云 饰演方方母亲 范丽珍 饰演方方姑妈 孙军峰 饰演医生 张丽英 饰演小丁护士 郝建祝 饰演海员 鞠家福 饰演黑炭 孙星华饰演岚岚 王红霞饰演女青年 (话剧《真情冒充》剧照) 6、1983年冬《随身携带的判定》 导演:朱彩云; 客座导演:薛勇; 音响效果:朱德云、祁天成;舞美:李世茂; 剧务:于道宏、薛全民。演员表:孙军峰 饰演解放军某部将军 范丽珍 饰演将军夫人 田宝生 饰演年老(将军儿子) 杨海云 饰演大嫂(将军儿媳) 周林坦 饰演二哥(将军次子) 孙星华 饰演夏纨(某剧团演员) 尹汉平 饰演小妹(将军小女) 王红霞 饰演女青年 鞠家福 饰演小偷 秦建英、于虹 饰演外国游客 辛庆海、吴淑君 饰演警员 孙忠君、徐建敏 饰演小情侶 (话剧《随身携带的判定》全体演职人员合影) 7、1984年冬《运气》 导演:周林坦; 导演助理:鞠家福; 音响效果:朱德云、祁天成; 舞美:李世茂、王勇; 剧务、道具:薛全民、原德庆、许兴信; 服装:董学武。演员表:周林坦 饰演银臼港建港总工程师刘虔 赵家骅 饰演银臼市市长罗毅山 范丽珍 饰演罗毅山母亲 葛 青 饰演罗菲(罗毅山大女儿) 孙星华 饰演罗虹(罗毅山二女儿) 尹汉平 饰演罗兰(罗毅山小女儿) 鞠家福 饰演门德海(罗虹丈夫) 郝建祝 饰演纪郁 刘 涛 饰演市长秘书 许兴信 饰演黄大牙 (话剧《运气》剧照) 莱绢话剧乐成探究 笔者认为,莱绢话剧的乐成,取决于几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归功于莱绢其时的厂向导。
他们有思想超前的眼光和审美鉴赏的能力,并能从思想上认识到,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于促进员工对企业的情感,改善人文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所起的努力作用,这即是向导重视职工文化建设之关键。应该说,向导们的思想看法和艺术鉴赏水平,在一定水平上决议了莱绢职工的文化艺术等高度!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时任厂长王殿臣和工会主席赵杰三亲自过问,资助协调事情息争决难题。在厂向导的鼎力大举支持下,强化了“全厂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因为当年文艺宣传队的努力分子,往往也是各车间、各工种的生产、业务主干。其时,各个车间都想方设法克服难题,调整人员,处置惩罚好工、宣矛盾,保证宣传队抽调人员到位,最终实现了生产、文艺演出两不误,而且是双丰收。
其次,应该庆幸莱绢文艺宣传队有一个德艺双馨的好带头人——朱彩云老师(时任工会宣传做事兼影戏放映员)。朱老师的戏曲功底扎实,1972年从南墅石墨矿调入莱绢,1973年即组织并主演了莱绢首台大型吕剧《红梅迎春》,曾在莱阳县演出多场,获得广泛好评。
(剧团编创人员收听录音研究剧情) 朱老师敢想、敢干,敢闯前人没趟过的路径,组织协调能力又强,把文艺宣传队员都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充实调动了队员的努力性和艺术潜能。每次演出题材都由她亲自选定,且大多是身兼导演和主演两职,经常排演到泰半夜,再骑着自行车回家。
她还具有慧眼识珠、发现他人艺术细胞的能力。其时的演员,大部门是从厂文艺宣传队成员中挑选,有时剧情需要某个角色,没有现成人选,就要在全厂遴选。她凭着观摩各车间演出的节目时对出演职工的印象,就能准确地找到合适的人选;更神奇的是到车间转上一圈,或在厂大门口看看上下班的职工人群,哪怕从来没登过台的职工,也能她被选为主演而一炮打响。
孙星华、尹汉平都是先后这样被挑选为主要演员的,尹汉平厥后在地域、县里举行的演讲角逐和交谊舞大赛上,都获得过一等奖。莱绢具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文艺队伍。其时的这支文艺宣传队聚集了一大批文艺人才,器乐方面有个很是棒的民乐队,最具知名度的如:姜仁君的坠琴,王述德的竹笛,于仁君的笙另有我的京胡、二胡,郑维智的板鼓,在莱阳都属顶尖水平。
话剧方面人才更多,如:邹爱萍和尹汉平的全能;葛青的聪敏灵动;栾国华的激情;孙星华的甜美;毕建黎和孙军峰既豪迈亦沉稳的体现力;鞠家福対种种角色的拿捏演绎获得位又有深度,深受莱阳观众的喜爱。论对莱绢文艺运动的孝敬要特别说说多才多艺的田宝生。田宝生的综合文艺素质是出类拔萃的,他1975年一入厂,就编创了以挖防空洞为题材的团体舞蹈,全套行动和绝大部门舞曲都出自他的手;他对歌曲韵律及合唱和声都深有研究(这在业余宣传中是不多见的),他组织指挥过莱绢合唱队到场角逐,指挥过大型军乐队,为绢纺厂争得了荣誉。
在话剧舞台上更是多面手,既演得了角色,又当得了幕后英雄,有继承又有人缘,塑造的角色又阳光帅气,大家都喜欢他。莱绢有这么多的优秀人才,再加上大家团结一心的拼搏精神,通过锲而不舍的艰辛努力,克服了种种难题,最终每部戏都取得了圆满乐成。(莱绢民乐队在排演中) 脱产的演员为了抓紧使用难过的集结时间,都是夜以继日地举行排演,天天都排演到深夜。
同时所有的人都到场剧务事情,经常是在舞台上一边自己钉布景和做道具,一边对台词,有时一不小心锤子打在手上就是一个紫包,但谁也没有叫苦的。印象里最醒目的人是田宝生,经常是排演中间大家都在后台休息了,他还在舞台上干这忙那,一刻也闲不住;演出前后的装车卸车、装台卸台,他都是最能着力的人。其时许多戏分不重的演员、剧务人员都是半脱产或不脱产的,他们都主动使用业余时间来到场和协助排演。
演员全由本厂职工自己饰演;服装全由职工中的业余成衣喜好者自己缝制,于道宏、李世茂、董学武为此支付了太多的辛勤劳动:好比排演《禁绝出生的人》时,缺藏族服装,于道宏对比着照片和影戏中的印象,牺牲了大量的业余时间,从厂原料库找来盛原料的包皮布,又送染织车间染色后,缝制了二十多套藏服戏装;舞美的布景、幻灯片、道具等等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制作,为厂子节约了不少的开支;另有许多音效等幕后事情人员的配合,这些结果的取得,与辛庆海、林则刚、李世茂、徐明光、薛全民、鞠家福、张力、王勇(锅炉保全组),以及懂电器技术的祁天成、谭维华等能工巧匠们的辛勤支付是分不开的。难忘的排演花絮 在谁人精神生活越发富厚的年月,莱绢话剧排演、演出紧张而生动,大家在一起相当融洽。有几件事,印象深刻,至今仍然念念不忘。
其时我们没有专业团体话剧演出所需要的调音台等设备,话筒质量差,数量也不够。朱德云就用舌簧喇叭自制了三只吊装麦克风,又缔造性地把两台扩大机并联使用,效果出奇地好,既经济实用,又提升了音响效果,为演出增彩不少。排演《不是没有爱的》的时候,田宝生原来卖力音响。
可有一次应邀到莱阳肉联厂演出时,脱离演只有两个多小时,担任主演之一的栾国华突然急性胆囊炎发作,不能登场。此时,大家都懵了,不知所措,心急如焚。戏剧讲求“救场如救火”,关键时刻,田宝生挺身而出,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突击背台词、化妆……最终乐成演绎了角色,其时台下竟没有任何人看出其中蹊跷。
其时,肉联厂卖力接待的工会卖力人也在场,演出竣事后,很是激动,对我们演职员们的良好素质和团队精神钦佩不已。排演《随身携带的判定》时,舞台道具缺两把藤椅,杨海云二话没说,跑回家就把她爸妈家藏的两把“御座”藤椅搬出来,拿到大礼堂舞台上用了。
《报春花》登台上演前,我饰演的推销员由贵,缺一件舞台戏装夹克衫。其时还没完婚,我工具徐丽萍得知后,立马跑到丈母娘事情的被服二厂门市部,硬生生地把人家挂在货架上当样品的那件夹克衫给拿回来,给我当戏服穿。
一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买这件夹克衫,究竟是我丈母娘掏的腰包,还是我妻子给付的钱。《报春花》第一场正式公演在厂礼堂举行的,由于演出效果好,观众回声强烈,演员们情绪也高涨。第二幕竣事后,台上紧张有序地更换布景,台下演员急遽换服装。
第三幕开幕时,角色兰兰就应该在舞台上。其时我卖力催场,眼看要开幕了,发现兰兰的饰演者葛青还在后台栩栩如生地向别人回味着第二幕里的自得情节,忘记了换服装。我一催场,她马上慌了神,几个女演员急遽帮她换上服装,我一下就把她推上了台。
按剧情要求,她应在台上做哭泣状,但这时候她已经懵了,大幕己经开始拉动,她都忘了在舞台上该干什么,于是带着哭腔向边幕那里的导演朱彩云老师问:“我该干什么来?!”朱老师高声说:“你哭!”她这才想起来了,有惊无险地花招接上了,你还别说,这下哭的和剧情还真相符呢! 话剧《报春花》的演出,另有个花絮。有一次在厂大礼堂演出时,饰演书记的邹爱萍突然忘词了,登过舞台的人都知道,这在舞台上是最恐怖的局势!其时我们在侧幕那里紧张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但邹爱萍凭着富厚的舞台履历,应变能力太强了,只见人家不慌不忙地把手一摊,笑了笑,对饰演厂长的孙军峰说:“厂长,那你说吧!”孙军峰心知肚明她是忘词了,情急智生,顺口接上茬给顺下去了,其时台下的观众竟然没有人看出破绽来。
(话剧《运气》剧照) 话剧《运气》是莱绢排演的最后一部话剧,彩排时厂里的向导和各车间卖力人都到厂礼堂寓目。为制止有太多观众到场,选在下午举行,只管如此,现场还是来了不少职工和眷属。
其中演员葛青的儿子恒恒两岁多一点,也在台下,这小家伙长得挺讨人喜欢。也是担忧孩子小,怕磕碰着,其时坐在前排的乔孟梅副厂长就抱着恒恒寓目彩排。剧中有个最催人泪下的情节:葛青饰演的罗菲跪着向奶奶哭诉自己的不幸,奶奶怒不行遏,举起手杖就要打罗菲,在悲愤的剧情和震撼的音乐中,台上台下的人们眼里都噙着泪水……正在此时,恒恒在乔厂长怀里大呼一声:“不要打我妈妈!”清脆的童声,竟然把原本受剧情熏染、满含热泪的在场人员惹得哄堂大笑起来…… 话剧演出历程中,还发生了一件隐含着灾难性结果、惊心动魄的事情,至今想起来都有点后怕——那是《报春花》最后一场演出中间,舞台上突然有一股焦糊味,边幕内有人看到舞台顶部有火光!其时协助灯光治理的祁天建立刻意识到,可能是聚光灯电缆经不住长时间大电流的过热而引燃绝缘胶皮(舞台上面有十多个聚光灯,每个都有两个千瓦)。
若是火情伸张木质结构的舞台,礼堂内近千人的生命受到威胁。说时迟,那时快!祁天成迅速拉下了舞台上的电闸,接着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过观众席过道,向礼堂前厅图书馆门口冲去,来不及找钥匙,他一脚踹开了图书室的木门,冲到礼堂二楼把礼堂总电闸一把拉了下来!与此同时,孙军峰和我一起抓着墙上的铁脚手爬到6米多高的舞台顶上察看。我们发现果真是有三四股盘在一起的聚光灯电缆胶皮着火了,火苗己窜起半尺高。
因没有合适的工具,我用手扑了两下沒扑灭,情急之下孙军峰脱下自己的军大衣死死地捂住了火苗……火被扑灭了,制止了一场事故。其时,我的手被烫了一个大泡,而孙军峰的军大衣也彻底报废了!祁天结果断地停用了电缆受损的聚光灯后,演出继续举行。
由于处置惩罚恰当,台下观众竟然都没注意到这个事故,丝毫没有引起忙乱。像这样的事情在其时的宣传队里太多太多,由于年月久远和影象的原因及篇幅所限,有很多多少的人和事未能全面回首和全部提及,敬请大家原谅。
历史的沧桑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却抹不平我们心灵的印记。如今,莱绢话剧舞台的大幕已经徐徐地拉上,也许以后永远也不会再拉开了。
人生如戏,回首往事,竟然都是满满的自豪感。我经常这样想,虽然我前面走过的路是那样的平淡,但在莱绢的履历,永远是我引为自豪的资本,不管在别人眼里看我乐成亦或是不乐成。(周林坦近照) 【作者简介:周林坦,男,1954年3月出生,威海市文登人,中共党员,高教自学专科学历。历任莱阳绢纺厂机修车间铇工、工会宣传做事、宣传部长;后调任中外洋运山东烟台公司总办秘书,政工科科长,公司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曾任莱阳市戏曲家协会常务理事,音乐家协会理事,烟台市乒乓球协会副秘书长。
】【莱阳聚焦,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刊登,侵权必究。】莱绢那些年的话剧艺术。
本文来源:开云app官方下载安装-www.shuhua-china.com